第一 財務管理概述
▲財務活動
▲財務關系
▲財務管理的概念
▲財務管理的特征
一、財務活動——資金收支活動的總稱(主要是現金收支)
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籌資活動——前提
途徑主要有兩個: 1.負債(借入資本)
2.接受投資(投入資本)
思考:為了擴大規模,企業從盈利中拿出一 部分資金來增加企業資金規模。這種方式會引起哪種資本的變化,屬于哪種籌資途徑?
△投資活動
狹義投資——企業對外的資金投放
方式:現金、實物、無形資產、購買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
廣義投資——企業對資金的使用過程,包括兩部分:企業內部的使用和對外的資金投放
注:廣義投資包含狹義投資,站在投資者的角度去理解廣義投資。
△資金營運活動——企業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資金運動(主要資金的收付活動)
△分配活動——利潤的分配
國家的政策
公司的章程
注:利潤的分配要合理:既要兼顧各利益方的利益,又要兼顧企業的長遠發展
二、財務關系——經濟利益關系
外部關系:
與稅務機關之間的關系(納稅)
與所有者之間的關系(所有權)
與債權人之間的關系(債務債權)
與債務人之間的關系(債務債權)
與被投資單位之間的關系(所有權)
內部關系:
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關系(資金結算)
企業與職工之間的關系(成果分配)
▲財務管理概念:產生于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基礎之上,利用價值形式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管理,是組織資金運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綜合性管理工作。
1.基礎
2.管理的方面:價值方面
3.管理的內容:財務活動
4.管理的實質:處理好財務關系
5.性質:綜合性的管理活動
▲財務管理的特征
價值管理——基本特征、本質特征
廣泛的聯系性、綜合性
第二 財務管理的內容和目標
一、財務管理的內容——財務活動
二、財務管理的目標
▽總體目標 (三種觀點)
1.利潤最大化:利潤代表了企業新創造的財富,利潤越大說明企業財富增加越多。
缺點:絕對指標,沒有考慮投入與產出的關系系,不同投資規模的企業難于比較;沒有考慮風險的問題,一般,收益越高,風險越大;易導致短期行為,不考慮長遠發展。
2.每股盈余最大化----每股利潤最大化或資本利潤率最大化
此種觀點認為,企業利潤與投入相聯系,用資本利潤率(每股利潤=利潤總額/投入資本)這個相對指標概括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
缺點:沒有考慮風險問題。
例:1元投資——2元
10000元投資——10002元
3.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
企業價值的大小取決于企業全部財產的市場價值和企業潛在獲利能力。此種觀點認為,企業可以通過合理經營,采用最優的財務決策來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這種觀點為西方財務管理理論所公認。
對于股份制企業,企業價值最大化可以表述為股東財富最大化。
▽具體目標
籌資管理的目標:低成本,低風險
投資管理的目標:高收益,低風險
收益分配管理的目標:合理分配利潤
第三 財務管理的環境
財務管理環境——對企業財務活動和財務管理產生影響的企業外部條件或因素。
主要有:經濟環境
法律環境
金融環境
一、經濟環境(宏觀)
經濟發展狀況:
1.速度 10%
2.波動變化
3.通貨膨脹
4.利息率波動
5.政府的經濟政策
6.競爭
二、法律環境——企業要遵守的各種法律、法規和規章
1.企業組織法規:成立過程
經營活動
理財活動
2.稅務法規:三類 ① 所得稅法(企業和個人所得稅)
② 流轉稅(增值、消費、營業稅 )
③其他地方稅
3.財務法規:《企業財務通則》———財政部發布
4.其他法律法規:《證券交易法》、《票據法》等
三、金融環境:金融市場的資金供應和利率變化
金融市場——資金融通的場所
金融市場有三要素組成
金融市場主體:參與者
金融市場工具:憑據
交易所
第四 財務管理的方法
任何管理活動都包括:預測、決策、計劃、控制、分析五個環節
不同的環節有不同的管理方法
財務管理作為管理的一種也不例外
因此,財務管理的環節分類,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財務預測的方法
財務決策的方法
財務計劃的方法
財務控制的方法
財務分析的方法
第五 財務管理的體制
組織、領導、管理企業財務活動的一項基本制度。
包括:
財務管理職權:1.集權;
2.分權;
3.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
財務管理組織形式:財務經理副職
財務管理制度:國家為統馭,行業為主體,企業為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