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attmgn/2024/5/admin20240521170609195_1.jpg)
不為人知的“打印機”
一個冷知識是,我們常用的打印機和電腦,是在同一個實驗室里被發(fā)明出來的。1971年,美國工程師加里·斯塔克威瑟在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用了不到九個月的時間,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臺可以工作的激光打印機,短短20年后,它便走入了全球各大企業(yè),成為最常見不過的辦公設備。帕羅奧多研究中心是計算機技術的圣地,就在斯塔克威瑟搗鼓激光打印機的同時,他的同事?lián)v鼓出了第一臺帶有圖形用戶界面的計算機。成功量產后,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個人電腦。盡管同出一家,但人們對于電腦如數(shù)家珍,而談到打印機,知識面就有些匱乏了。從某種意義上說,打印機是最不為人們所知的IT設備之一。沒錯,打印機同電腦一樣,都屬于電子產品,甚至就是一臺電腦。一臺打印機有主控制芯片,類似電腦的CPU一樣;打印機當中也有操作系統(tǒng),以支持多任務運行;有的打印機也有顯示器,甚至還支持軟件安裝和上網。從故障角度就能發(fā)現(xiàn),電腦壞了,往往是主板或者系統(tǒng)出了問題,但打印機壞了,則往往分為“機械故障”“光學故障”兩種。
業(yè)內人士曾經如此形容激光打印機的復雜度:
“打印機在送紙打印的瞬間,激光掃描和成像要同步協(xié)同工作,精密集成電路和機械控制不能有偏差,通過尖端精細化工技術合成的顯像材料也要完全匹配整個打印過程,才能輸出清晰的圖案和文字?!?/span>
正因如此,打印機的研發(fā)可謂“地獄級”。以最常見的激光打印機為例,其技術涉及范圍包括精密機械、精細化工、精密光學、靜電成像、集成電路、電子工程、軟件工程、通信工程、色彩科學、自動控制、高分子材料等超過十個領域。這也不難理解,為何最初發(fā)明和生產打印機的企業(yè),往前追幾十年,大都有做相機、材料學、機械設備的背景。再從一個生活體驗出發(fā),會修電腦的人,大家見過不少,但會修打印機的,很難找到通才。因為打印機結構復雜且不同打印機結構差異性很大,零配件也基本沒有通用性,因此零部件的維修拆換,往往需要熟悉該機型的外部專業(yè)人員上門。因此,如果我們將打印機放在演員表的第一位,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劇本就會變成:“專利戰(zhàn)”“高端技術戰(zhàn)”“創(chuàng)新戰(zhàn)”“安全戰(zhàn)”,如果再加上一個具體的地點“中國”,那它背負的故事更具戲劇張力——國產替代。
![](/files/attmgn/2024/5/admin20240521170609253_3.jpg)
2019年,中國已是全世界主要的打印機生產國之一,全球每2.5臺打印機就有一臺由中國制造。與許多制造領域一樣,在全球產業(yè)分工體系中,中國境內的打印機企業(yè)基本處于產業(yè)鏈的末端,如打印機的核心部件噴墨頭及引擎、激光鼓及重要的元器件基本上都從國外進口,只有外圍部件多在中國加工完成。
工人生產打印機激光光導鼓
有卡脖子,自然也有有志之士蠢蠢欲動,希望憑借制造經驗的多年積累,由此順著產業(yè)鏈進一步往上攀爬,直到實現(xiàn)國產替代。據(jù)統(tǒng)計,全球共有打印機相關專利達數(shù)十萬份,絕大部分系美國和日本企業(yè)申請,目前仍有效的專利依然超過二十萬份。據(jù)介紹,許多專利其實與技術創(chuàng)新的關聯(lián)不大,有些只是一些特定場景下的技術控制方式。例如,針對文件總頁數(shù)為單數(shù)的自動雙面打印,有的企業(yè)“把最后一頁當單面打印處理”申請了專利,有的企業(yè)則申請了“預先在文件尾部插入空白頁,最后一頁也做雙面打印處理”。這類“多此一舉”的專利雖然荒謬可笑,卻形成一種風氣和價值觀,即在打印機這個行業(yè),先行者通吃,誰都別想打破這個規(guī)矩。以日本為例,夏普曾考慮將復印機業(yè)務(與打印機許多技術有交叉)出售給三星,卻受到本國其他廠商的壓力而最終放棄。專利的壁壘搭建完,巨頭們又在外部搭建了硬件墻。方才我們提過的“維修困境”,除了學科背景復雜,也源于巨頭們對核心零部件制造的壟斷。對中國這樣的世界級制造中心而言,供應鏈本身是最大的優(yōu)勢,但放在打印機領域,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對后來者而言,由于中國處于分工體系的邊緣,一臺激光打印機的零件數(shù)量1000多個,而關鍵零部件,打印機廠商通常自行研發(fā)生產,或者與簽有排他協(xié)議的國外供應商合作研發(fā)生產。這里也有專利墻出場的機會,零部件本身也會附帶大量的專利保護。密不透風的專利墻和供應鏈壁壘最終成效顯著,打印機由此成了一個25年來都沒有新企業(yè)進入的行業(yè)。激光打印機普及于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25年沒有人進入暗示著一個劇情走向,十多年前,有人成功突圍。先行劇透下結局:2010年,來自珠海的奔圖電子,制造出了第一臺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的激光打印機,并在人民大會堂首次亮相。這也讓中國成為繼美、日、韓之后,全球第四個掌握激光打印機核心技術的國家。注:2017年惠普收購三星打印機業(yè)務,掌握打印機核心技術的國家只剩中、美、日。1980年代,國內第一家打印耗材廠在珠海建立,帶動上下游產業(yè)鏈蓬勃發(fā)展,珠海慢慢發(fā)展為“打印耗材之都”。奔圖的經驗之所以典型,還在于它不只實現(xiàn)了技術上的突破,也贏取了商業(yè)上的成功。在發(fā)布自研激光打印機的十二年后,2022年全球激光打印機出貨量前四的廠商為惠普(美國)、兄弟(日本)、佳能(日本)、奔圖(中國)。
![](/files/attmgn/2024/5/admin20240521170609413_6.jpg)
復盤奔圖的經驗,有兩處尤為關鍵,一個與技術有關,一個與市場有關。昔日佳能為了入局復印機行業(yè),用了十年的時間研究專利突破。在開始上打印機項目時,奔圖則針對專利、核心技術、供應鏈三個方面成立了三個團隊分別進行研究,確定項目可行以后,才成立專門的開發(fā)團隊正式開發(fā)。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為奔圖在鋼板一塊的行業(yè)保護中撕開了一條口子。一些廠商迫于經營壓力,向奔圖打開了業(yè)務合作的入口。把握住這個機會,奔圖選擇從更為先進的接觸式顯影技術切入,結合打印機市場上存在的問題以及用戶需求,吸收先進工藝進行技術和產品創(chuàng)新,三年后,終有所成。偶然的機會背后是必然。作為為數(shù)不多向業(yè)內傳遞“制造野心”的企業(yè),成功植入到供應鏈心智中,才能在機會出現(xiàn)時成為首先被想起的那個。為了呵護勝利果實,研發(fā)團隊組建的80余人的專利小組,有重要決策權,包括產品能否在特定區(qū)域進行銷售,都需要小組進行決策。與此同時,在生產管控階段,小組還具有一票否決權,如果發(fā)現(xiàn)結構方面的專利已受到了原裝廠商的關注或起訴,哪怕已經開模,也可以直接要求停線,代價不菲。就這樣,奔圖一邊預防,一邊繼續(xù)發(fā)展自己的專利技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循著一個突破口前行,截至2022年12月31日,奔圖擁有已獲得授權的專利超過5600項,發(fā)明專利占比超60%,并逐步開創(chuàng)出了中國首款自主知識產權黑白打印主控SoC芯片、彩色打印主控SoC芯片等技術成品。實現(xiàn)自研和技術突破后,奔圖的下一道難題是商業(yè)化,即市場問題。于是,奔圖開始尋求為用戶創(chuàng)造“啊哈時刻”。所謂“啊哈時刻”,來自《增長黑客》的定義,這本研究互聯(lián)網體驗設計的書,將用戶使用產品時眼前一亮的時刻,命名為“啊哈時刻”。奔圖給用戶的第一個“啊哈時刻”,是“一鍵驅動安裝”的功能,過去幾年,任何巨頭的產品安裝驅動都需要十幾二十分鐘。但這個連研發(fā)團隊都覺得很“莫名其妙”的功能改進,卻成功打出了差異化,引來好評如潮。隨后,“身份證復印自動糾偏”“掃描復印自動加深”“藍牙疾速配網”等更多新功能被陸續(xù)推出。此外,作為全世界互聯(lián)網體驗最豐富細膩的國家,奔圖的打印機融入了互聯(lián)網應用的生態(tài),與釘釘、微信、京東、作業(yè)幫等公司展開合作,提供即收即打、試卷翻新、錯題本、海量學習資源等便捷的打印服務。實際操作中,用戶可以通過手機掃碼直連、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10秒連接打印機Wi-Fi熱點,完成打??;遠程打印也不是問題,用戶能在辦公室用手機操控家里的打印機完成打印作業(yè)。這些看上去很細微的改進,實際上是幫助用戶從“大品牌陷阱”中解放出來,重新審視一款產品對自己的真正價值。巨頭壟斷的行業(yè),往往是用戶體驗的重災區(qū),一個只在意攔截對手的行業(yè),往往會關掉用戶的聲音,而這也給了新來者巨大的市場機會。此外,打印機的另一個隱藏痛點——信息安全,也為奔圖的進一步壯大提供了機會。
![](/files/attmgn/2024/5/admin20240521170609491_8.jpg)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打印機是一臺電腦,也是一臺無法安裝殺毒軟件的裸奔電子產品。一篇論文中曾記錄了利用打印機實行竊密或網絡攻擊的幾種方法,這里試舉幾例易懂的:◎ 利用互聯(lián)網實現(xiàn)對敏感材料的遠程打印或共享打?。?/span>◎ 利用上門維修觸發(fā)隱藏功能并對辦公網絡進行惡意攻擊;換言之,打印機是一個辦公室里的定時炸彈,且往往被許多人所忽視。在奔圖之前,國產領域在此處是一片空白,奔圖的成功,激發(fā)了國產替代的可能性,從政府機關到金融機構,從商業(yè)企業(yè)到個人家庭,所有場景都因替代的需求而被打開。2018年奔圖首次實現(xiàn)扭虧為贏,距離機遇降臨的時刻,剛好過去了十年。2024年,奔圖發(fā)布首款全自研A3激光復印機。據(jù)官方介紹,這是繼它2010年中國首次突破A4激光打印機技術、彩色激光打印技術后,又一次技術攻堅的成果,也標志著中國打印產業(yè)邁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files/attmgn/2024/5/admin20240521170609548_9.jpg)
奔圖的成功中內含大部分國產替代成功故事的經典要素:誕生于重要的產業(yè)鏈生產中心;積累了豐富的制造基礎;擁有可靠的產業(yè)集群優(yōu)勢;與此同時,用日拱一卒的研究精神、更細膩的市場洞察,在縫隙中找到突破的機會。但這是一條九死一生的道路,從耗材走向制造,全珠海成千上萬家與打印機相關的企業(yè)中,甚至從全球范圍看,也就只有奔圖這一家企業(yè)。“為什么是奔圖?”希望下一次在商學院的案例里,我們能看到這個故事的詳細解釋。
相關文章:
為什么國產品牌的打印機很少見,是因為造不出來嗎?
該文章在 2024/5/21 17:13:26 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