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設備管理的職能是什么?設備管理人員的職責有哪些?
當前位置:點晴教程→知識管理交流
→『 企業管理交流 』
![]() 企業設備管理的職能是什么?設備管理人員的職責有哪些? 答:生產過程有賴于具有技能的人員利用機械設備將原材料轉化為市場需要的產品。因此設備是生產經營的要素。尤其是現代化的生產中,設備日趨復雜化、大型化、自動化、連續化、柔性化、智能化,使得設備成為企業資產的主要成分。 PART 01 企業設備管理的職能 工業企業生產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它的設備。生產過程有賴于具有技能的人員利用機械設備將原材料轉化為市場需要的產品。因此設備是生產經營的要素。尤其是在現代化的生產中,設備日趨復雜化、大型化、自動化、連續化、柔性化、智能化,使得設備成為企業資產的主要成分。如何使企業設備正常運轉,降低機械故障,減少事故停車,合理維修等,已成為企業提高生產效率、控制成本、加強市場競爭力的重要課題。 由此看來,設備動力管理部門在工業企業中,尤其是大型工業企業中是十分重要的部門之一。企業設備管理的職責如下: 1)負責企業的設備資產管理,使其保持安全、穩定、正常、高效的運轉,以保證生產的需要。 2) 負責企業的動力等公用工程系統的運轉,保證生產的電力、熱力、能源等的需要。 3) 制定設備檢修和改造更新計劃,制訂本企業的設備技術及管理的制度、規程。 4) 負責企業生產設備的維護、檢查、監測、分析、維修,合理控制維修費用,保持設備的可靠性,發揮技術效能,產生經濟效益。 5) 負責企業設備的技術管理。設備是技術的綜合實體,需要機械、電氣、儀表、自動控制、熱工等專業技術的管理與維修。同時還要執行國家部門制定的有關特種設備的安全、衛生、環保等監察規程、制度。 6) 負責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參加對設備的選型、采購、安裝、投產、維護、檢修、改造、更新的全過程管理。做出經濟技術分析評價。 7) 管理設備的各類信息,包括設備的圖樣、資料、故障及檢修檔案,各類規范和制度,并根據設備的動態變化修改其內容。 PART 02 企業設備管理機構設置與模式 企業設備管理機構的設置可根據企業具體情況來確定,大致可考慮以下因素: 1)企業的生產工藝特點。機械、電子、交通、鐵路、港口、電力、冶金、造紙、石油、化工、通信、紡織等行業,各自生產工藝特點不盡相同,設備管理的特點也就不同。設備管理機構要跟據企業的生產特點來設置,以適應生產經營的需要。 2) 企業的生產規模。一般企業生產的產品種類不多,設備管理的機構環節可以簡化,采用直接管理設備的形式。大型企業的生產環節多,產品結構復雜,技術和管理專業跨度大,內容繁雜,工作量大。設備管理機構可按分級設立,專職領導和專業技術崗位相應配置較多的人員。 3) 社會化協作程度。新型企業一般不設立龐大的設備維修組織,盡量利用社會維修資源。而社會化維修服務體系正在不斷發展,可以大大減輕企業自身設備維修的負擔,不必設置企業專業維修組織,提高設備維修效率和專業化技術水平。 設備管理機構設置一般可分為三種模式: (1)垂直集中式: (2)矩陣式; (3)精簡式。 典型模式如圖1 、圖2和圖3所示。 圖1 垂直集中式管理結構簡圖 圖2 矩陣式設備管理模式 圖3 精簡式設備管理模式 以上的模式只是典型的構架,各企業根據本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具體情況加以確定,并隨著生產經營的發展加以改進和完善。 PART 03 企業設備管理人員的職責 設備管理人員的職責的確立是根據設備管理系統的職能的總體范圍來制定,內容的劃分可依照以下原則。 1)分級管理的原則 經理(廠長)層次,部門管理層次,基層生產單元應有各自的管理范圍、內容、權限、責任。要嚴格的界定,不能混淆。 2)以事設立崗位的原則 企業的生產經營內容各不相同,生產規模大小不等,設備種類千差萬別。因此要以同類設備的多少,各種設備在生產中的作用,維修工作董的大小等因素來確定各種崗位及人員數量,并考慮盡量精于高效。 3)合理分工協作的原則 按照專業技術和層次進行合理的分工,在制定專業技術崗位和各級管理崗位的職責的同時,還要建立協作的機制和協調的部門。 4)全過程綜合管理的原則 設備的一生是由設計、制造、安裝、運行、維修、改造、更新,直到報廢的全過程。設備管理部門主要負責設備的運行期的管理工作,而要管理好設備,就必須參與設備的前期與后期的工作。 5)建立對設備管理人員的責任制和獎懲激勵機制 設備管理人員承擔著生產、安全、環保等重要責任,對設備隨時出現的故障或事故做出迅速的反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承擔著一定的工作風險,因此應給予設備技術管理者相應的報酬。 該文章在 2024/7/26 17:00:28 編輯過 |
關鍵字查詢
相關文章
正在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