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未來5年你必須要掌握的函數之19:MAXIFS/MINIFS函數
當前位置:點晴教程→知識管理交流
→『 技術文檔交流 』
在 Excel 的函數家族中,MAXIFS 函數與 MINIFS 函數恰似一對 “雙子星”,它們在功能上相互呼應,前者專注于在特定條件下精準定位最大值,而后者則致力于找出最小值,二者的語法結構和邏輯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將它們放在一起講解,有助于更全面、系統地掌握這組函數工具。 接下來,我們以 MAXIFS函數為范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便您能清晰地理解其用法,而 MINIFS 函數的使用方法您可依此類推,觸類旁通。 1、基本語法: MAXIFS(max_range, criteria_range1, criteria1, [criteria_range2, criteria2], …) max_range:必需參數,指定要在其中查找最大值的單元格區域,即目標區域,通常是數值區域。 criteria_range1:必需參數,指定要進行條件判斷的單元格區域,該區域中的單元格將與對應的criteria1 進行比較。 criteria1:必需參數,指定要應用于 criteria_range1 中的單元格的條件,可以是數字、文本、表達式或單元格引用等。 [criteria_range2, criteria2], …:可選參數,最多可以添加126 個額外的條件區域和條件對,用于進一步細化篩選條件。 2、基本用法 (1)統計每個部門的最高銷售額 =MAXIFS($D$2:$D$17,$A$2:$A$17,F2) (2)統計業務二部銷售二組的最高銷售額 =MAXIFS(D2:D17,A2:A17,F2,B2:B17,G2) 乍看之下,MAXIFS 函數的使用似乎輕而易舉,然而,就像許多看似簡單的工具一樣,在實際應用中,MAXIFS 函數也暗藏著一個頗為常見的陷阱。 為了幫助您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更加順暢、精準地運用 MAXIFS 函數,避免陷入這個潛在的困境,我們有必要在此深入探討一下這個容易被忽視的 “坑” 究竟在何處,以及該如何巧妙地避開它。 比如說我們查找用戶最近的下單日期: =MAXIFS(B2:B9,A2:A9,E2) 很明顯,你會發現用戶6120000567895482最近下單日期是2024-12-28而不是2024-12-29,查找的結果是錯誤的。 正確的公式應該是: =MAXIFS(B4:B11,A4:A11,E2&"*") 同樣的問題也會出現在SUMIF函數中,比下圖所示: 原因何在?因為SUMIF函數在工作時會率先將文本型的數字轉換為常規數字形式。這就導致了一個有趣卻又令人困擾的現象,當面對類似物料代碼 “62123456789012345” 和 “62123456789012366” 這樣的數據時,從第 16 位起,都會被統一變更為 0,最終二者皆呈現為 “62123456789012300” 的模樣。如此一來,它們在 SUMIF函數的計算過程中,匯總數量便毫無二致,實際上是將以上 4 個數量進行了匯總操作。 或許此時有人會進一步追問,為何會無端變為 0 呢?這背后的根源在于,Excel 系統中數字的精度僅僅限定為 15 位。一旦超出此范圍,便會出現這種精度截斷的情況。 既然知曉了問題的根源,那又該如何巧妙化解這一難題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只需在條件的末尾添加一個通配符 “*” 即可。 別看這只是一個小小的符號,它卻有著神奇的功效,能夠將原本被轉換的數字再次強制轉換回文本形式,從而確保 SUMIF 函數在條件判斷時能夠精準地區分不同的物料代碼,避免因數字精度問題而導致的錯誤匯總。這般轉來轉去的過程,是不是也讓您感受到了 Excel 函數的奇妙之處呢? =SUMIF($A$2:$A$5,E2&"*",$B$2:$B$5) 其實在Excel 函數的應用領域中,諸如 MAXIFS、MINIFS、AVERAGEIFS、COUNTIFS、COUNTIF、SUMIF 以及 SUMIFS 這一系列函數,都潛藏著一個容易被忽視卻又可能引發嚴重后果的問題。當這些函數所涉及的條件區域中存在長度大于 15 位的文本型數字時,我們都需要運用通配符來確保數據計算準確無誤。 該文章在 2024/12/30 12:22:04 編輯過 |
關鍵字查詢
相關文章
正在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