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網友問,英特爾N100處理器可以保障我日常的流暢操作嗎?答案是:對家庭用戶來說,基本不能!除非你的需求真的很低,也就基本的Office辦公+簡單的工作網頁瀏覽(就是上班族的系列操作),還不能是那種視頻直播或者動圖很多的網站,否則打開速度肯定很慢。眾所周知,N100基于Alder Lake-N架構設計,是個純4小核處理器(0P+4E),性能也就古董四核i5的水平(比如i5-4430/6400這種,具體測試成績看下文圖片),不過其優點是功耗、發熱相對較低(很多機子甚至以TDP=6W調校),適合塞進超小體積設備且長時間開機使用,常見于軟路由、視頻播放機(電視盒子)中。 為什么說是“相對較低”呢?一個表面功耗不高的CPU性能其實很菜,那么它往往要花很大的力氣去完成一件事,運行功耗很容易觸及甚至突破標定上限;但一個面上功耗相對高些的CPU性能很強,它只需稍稍使點力就能迅速把任務完成,占用波動甚至都不明顯,那么它的真實功耗未必會比前者來得高~如果你對軟路由或小主機的性能有一定需求,不希望像N100那樣如此羸弱,那么N100的大哥——奔騰8500、奔騰8505以及英特爾U300或許可以納入考量范疇。 12代以來,英特爾移動版奔騰、賽揚處理器均采用1P+4E的獨特設計,其中奔騰的P核還支持超線程技術,因此是5核6線程設計。這三款在運行頻率上完全一致,其中奔騰8500和8505都屬于12代,intel U300屬于13代(因為從13代開始,英特爾取消了奔騰品牌,所以這個intel U300本質上和臺式機這個intel 300一樣,都是奔騰處理器的繼任者),但這個13代無非內存支持頻率從DDR5-4800提高至5200,其他幾乎都沒變,所以沒什么意義,除非價格優勢很大。三款之中,8505性價比和可操作性權衡最好,可以兼容桌面級DDR4/DDR5內存(自由擴展加裝),而不像8500那樣必須用LPDDRx焊接內存,并且8505的性能調校比8500更高,核芯顯卡性能優勢顯著,甚至可以流暢運行LOL等主流網游。不管是8505還是U300,它們的CPU-Z跑分中單線程成績都在710左右,多線程則在2400左右,可以說全面碾壓N100。8505、U300的機型并不多見,都應用在小主機或軟路由當中。實際我覺得它們用在那種很低端的筆記本里面也不是不能用,至少比N100或者以前的那些古董凌動架構奔騰、賽揚四核厲害很多!性價比較高的一款是拼多多上的智簡M4(還有一個炫影P4),其采用英特爾U300處理器(注意,是QS正顯測試版),你就把它當做個高清播放機、辦公機啥的來看待即可,搭配8GB+256GB的存儲配置價格僅需759元,甚至比8505、N100的機型還要來得便宜些。QS正顯和正式版沒什么區別,一般也不會有BUG。正兒八經的軟路由這邊,搭配6個2.5Gb網卡口的8505準系統報價一般在900元附近,選配8GB DDR5內存+128GB固態的產品價格大多在1100~1200元區間。這個價格相比AMD銳龍R5-5500U之類的產品還是會略微低一點點。 ?如果你只是想買個小主機,建議盡量選便宜的型號,不然再加錢的話還不如上搭載AMD R5-5500U處理器的產品了,這玩意兒好歹是正經銳龍APU處理器(Zen 2 APU架構,本質上是R5-4600U的馬甲),還是6核12線程設計,自帶的Radeon 7顯示核心(1800MHz)也能玩不少游戲。
閱讀原文:原文鏈接
該文章在 2025/1/13 11:33:33 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