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管理總體思路
當前位置:點晴教程→點晴EBR費用預算及報銷系統
→『 經驗分享&問題答疑 』
一、預算控制 1.1目地 為切實發揮預算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及時、全面提供預算執行信息,并針對預算差異及時修正從而確保最終結果達成即定的預算目標。 1.2適用范圍 1.3預算控制措施 1.3.1建立周期預算報告制度、完善預算與報銷信息共享系統 1.3.1.1日報(資金分布表、采購商務日報、現金流日報) 1.3.1.2月報(管理報表、經營分析表、收入結構分析表、產品分析表、運作指標分析表) 1.3.1.3季度召開公司級、體系級經營分析會 1.3.1.4月度專項分析會 1.3.1.5重大差異和問題的臨時報告 1.3.2確定責任預算指標并簽訂經營責任狀 建立和健全內部經濟責任制。預算落實到具體的部門和個人。并始各項經濟責任數量化、具體化、指標化,通過簽訂經營責任狀,保證內部經濟責任制的貫徹落實。 1.3.2.1、銷售預算、毛利預算、銷售費用、貢獻毛益、應收、庫存周轉指標由業務部門負責執行、落實,并對執行結果負有直接責任; 1.3.2.2、現金運作折扣、財務費用預算由財務部門負責落實執行,并對執行結果負有直接責任; 1.3.2.3、管理費用(除財務費用、銷售費用以外的費用)預算,由總經理室、各職能等相關部門負責落實執行,并對執行結果負有直接責任; 1.3.3對預算執行情況建立預警機制 1.3.3.1日常控制: 經營分析部保持與相關部門實時的信息溝通。通過每日對各部門經營點評來對各部門執行預算情況進行動態跟蹤監控。針對信息系統中反映出的相關部門執行偏差及時查明原因,提出解決辦法,相關部門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利差異,擴大有利差異。從而確保預算目標的實現。 銷售環節,實行應收賬款信用管理,客戶應收賬款超過規定限額、時間,則停止發貨,避免壞賬并將相關情況及時報送相關部門。同時根據每天銷售情況,及時編制日報,及時向有關部門和領導反饋收入預算的執行情況,確保銷售預算目標的實現。 在物資采購環節,采購商務嚴格審核每筆業務有無業務部門簽發的“備貨單”、并查詢庫存及專用發票是否規范等對每個供應商建立應付賬款業務管理,根據欠款及供應商的信譽等情況來調節付款節奏,爭取最優惠的付款方式。并根據每天的采購情況編制日報,及時向各部門和領導反饋貨物在途情況及廠家可使用信用金的情況。 現金流管理環節,嚴格按照公司相應的付款程序檢查相關付款單據是否齊全,手續是否完備、并規模票據貼現和為吃聯想現金點及時采購出票付款,擴大企業自身商業信用,加速營運資金周轉。并編制每天的流金流量報表,及時向各部門和領導反饋現金收入、支出、現金折扣預算的執行情況。確保現金流預算管理目標的實現。 嚴格按照公司保證金制度、個人借款制度、庫存管理制度的執行。定期公布保證金、個人借款、積壓庫存、超期應收賬款余額及賬齡,督促相關部門及時采取措施。避免貨款占用、貨物積壓,資金沉淀從而確保相應的預算周轉指標的達成。 在費用總額及重點費用報銷環節,通過各部門每月費用報銷,每次定時將各部門的費用單輸入電腦,根據不同需要(部門或費用性質)進行匯總,并與部門的預算對比。當部門費用使用達到預算70%,就向該職能部門發出警示;當費用使用達到預算的90%時,就向該部門發出警告,進一步提醒;如超支就停止正常手續該職能部門使用、報銷任何費用。并提請報有關部門處理。(具體詳見公司費用預算管理思路) 1.3.3.2定期控制: 公司每月業務部門召開專項分析會,處理部分預算偏差,相互交換經驗、信息,發現并解決預算執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公司每季度召開一次季度經營會(公司級、體系級),處理重大預算偏離或作出相應的預算修改,對近期市場進行預測,考察重大項目的執行情況,調劑內部資源。 1.3.4健全項目管理,完善各項內部控制制度 1.3.4.1加強對行業工程項目及軟件研發項目健立項目預決算制度。從而發揮項目管理作用。以便合理控制項目成本,并與收入配比。分析投入產出比和考核,從而體現效益原則。通過加強對項目的內部控制,防范項目管理中的差錯,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詳見項目預決算制度) 1.3.4.2根據各業務體系業務特點,與各部門管理人員共同業務流程設計分析及編制業務流程圖,并標注關鍵控制點,并確認控制點的內部控制方法及手段,以及必要的管理報告系統;并將所有的內部控制程序文件和流程圖匯總形成完整的內部控制文件。并加強內控的執行力度,通過定期不定期的檢查,并納入績效考核。(詳見績效考核方法) 1.3.5預算差異分析 1.3.5.1經營分析部依據某個時期(季度、年度)各部門靜態會計報表及掌握的動態經濟信息,全面、系統地對照預算指標及時總結預算執行情況,計算差異;各部門對歸口的預算目標進行定期跟蹤、對產生預算偏差的原因,提出糾偏的建議和措施。 1.3.5.2季度召開公司級經營分析會。重點分析上季存在問題改進執行情況回顧、利潤預算、資金占用預算、費用預算等完成情況,比較差異,分析成因。形成預算差異分析報告。 預算差異分析報告包括以下內容: 進度分析:累計計算并匯總各月完成預算情況,以收入預算完成進度為起點分析毛利和費用進度,為調整計劃和控制提供指導。 業績分析:根據各部門預算完成情況,通過差異分析的方法,評價部門業績,為考核提供依據。 分析建議:為各級領導決策提供支持和建議。1.3.5.3差異性重要性標準:
1.3.5.4差異分析流程圖: 藍色部份:經營分析部負責 紅色部份:產生差異部門負責 紫色部份:總經理例會
二、預算調整 2.1目地 預算確定后因經營環境在不斷的變化。為了保證預算的科學和適應性,必須建立合理的預算調節機制。 2.2原則 2.2.1預算方案一經批準,一般情況下不得隨意調整預算。 2.2.2當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發生重大變化,及時提出預算調整申請,以保證預算符合客觀實際情況。 2.2.3財務預算調整的重點應放在預算執行中出現的重大的、關鍵性差異方面。 2.3預算調整分類 預算調整分為兩類:預算目標調整和預算內部調整 2.3預算調整條件 2.3.1當有下列情況之一,而且嚴重影響預算執行時,可按規定程序申請預算目標調整,原則上半年調整一次;: 董事會調整公司發展戰略,重新制定公司經營計劃; 客觀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如市場需求、行業發展、競爭對手和國家政策等方面),需要調整有關預算指標; 公司內部條件發生重大變化; 發生不可抗力的事件; 董事會或預算管理委員會認為必須調整的其他事項。 2.3.2對于不影響預算目標的業務預算、費用預算之間的調整,企業可以按照內部授權批準制度執行,每季度調整一次。 2.4調整時間 2.4.1定期調整 預算內部調整,季度后次月25日前,召開總經理例會,針對預算差異討論預算調整事宜。 2.4.2不定期調整 公司外部環境、內部條件等方面發生重大變化,可以根據情況隨時提出預算目標調整申請。 2.6調整流程 2.6.1預算目標調整流程 當外部環境與內部條件等客觀因素導致公司全局性重大變化,經董事會和經理層協商一致后,提出預算調整申請。 程序如下:由董事會和經理層提出預算目標調整意向,經營分析部編制預算調整申請表,提交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報告,說明調整內容和原因,應提交董事會審批。董事會批準預算調整申請,由經營分析部下達(編寫預算調整通知書)。各相關部門根據預算調整通知書填寫預算調整表。 2.6.2預算內部調整流程 根據預算分析分析報告及總經理例會預算調整決議。由各責任部門提出預算調整申請。 程序如下:由預算調整申請部門填寫預算調整申請表,提交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報告,說明調整內容和原因,交主管領導審批后,報經營分析部預算審核;經營分析部審核后,提出調整建議,上報總經理例會審議批準。審議批準后交由經營分析部下達(編寫預算調整通知書)。該文章在 2015/12/23 10:01:30 編輯過
|
關鍵字查詢
相關文章
正在查詢... |